童年的不幸和遗憾影响人的一生。郑有杰出生在一个香港中产阶级家庭,父亲郑自雄是一名律师。母亲郑黎嘉欣影片中没有介绍她的工作,看上去是一名家庭主妇。还有一个弟弟郑自俊。郑父为人社达,自己也是苦出身通过努力跻身上流社会,对子女的要求颇高。有杰学习没有天赋,不如弟弟。郑父对不成器的哥哥经常拳打脚踢,对弟弟宠爱加。有杰虽学习不出色但是很乖很努力,却一直得不到父亲的重视。
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之下总有一种望子成龙的执念。特别是像郑父精英上流家庭更甚。本片通过有杰的日记记录了他的童年故事
《年少日记》,中国人有属于自己的“坠楼死亡的剖析”
在这部电影里,能看见太多属于东亚文化圈的创伤模型。
最终导致,一个10岁的男孩跳楼。
昨天做了预告,也做了直播。
其实故事非常简单,时间也很短,90分钟而已。
我的解读,一句话就能说完,想表达的内容很简单:
孩子是父母最简单而最安全的自恋供给。
所以,父母会把孩子当做自恋工具,玩具,仅此而已。
网上有真实的小学生遗书,建议读一读。
在这部电影里,
你会看到很多金童与替罪羊。
什么叫金童?
就是孩子展露出天赋,或者尤为刻苦。
《年少日记》叙事最精妙的地方就在于电影花了一大半时间在“暗示”观众:郑老师就是成年后的郑有杰。当观众在银幕上跟随郑有杰经历压抑的童年后,至少对这个不幸的少年最终没选择轻生自杀是感到欣慰的。观众对故事走向的期待是,成年后的郑有杰如何走出困境。
紧接着,让观众始料未及的是:郑有杰其实选择了自杀,郑老师其实是成年后的弟弟郑有俊。当我们看到面目可爱的男童最终未能如前面假想般地活下来,少年自杀的悲剧感染力达到了顶峰(笔者亦当时落泪)。
整个故事也借着这个转折拓展了宽度
好久没看过让自己泪崩成这样的片子了,不过它确实有触发我泪腺的几个因素:小孩、受欺负、教育、家庭、亲密关系…… ,写下这段话的时候仍然有点压抑得上不来气。
真的不是谁都配做父母的,尤其是在人前体面惯的权贵可能也会自然将孩子当作“挣面子”的资本,而达不到“被显摆”程度的小孩就活该被比较、被冷落、被侮辱吗???
再说要承认个体差异性,就算是同一对父母,不同孩子的禀赋、性格也会有很大差别的。就算是孩子优秀也并不代表就是家庭教得好,是孩子本身就很好,是家庭的运气好而已
给哥哥的一封信#年少日记#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manfw.com/voddetail/51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