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 苗寨上
分享环节中,肚子饿的孩子,面对自己有食物,对方没有的情况下,会做出什么选择?
私塾情节和韩版《爸爸去哪儿》类似,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下,势必要上纲上线,拿孔融让梨这类思想来教育孩子。在电视上出现这一幕,对于四五岁的孩子来讲,是件挺残忍的事。或许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行为会被更多人看到,但是仅仅被爸爸以外的大人看到或评判,也算是让人丢面子的事情。
Feynman(有巧克力蛋糕)VS 贝儿(无)
当吴镇宇看到Feynman碗里的巧克力蛋糕时,说了句“他最爱的巧克力蛋糕”想必知道儿子不会去分享。事实也如此,但这一对组合是最为好看的。贝儿发现自己没有食物时,第一个反应是问村长为什么没有,(村长装听不见逃走)虽然想吃,不过没说。自己爬出去找村长要。Feynman也绅士地爬出去看看情况。无果返回,又一轮爬行中,贝儿调虎离山,趁Feynman不在,吃了一小块。Feynman意识到,护食心切。
看看陆毅和吴镇宇是如何反应的吧。
先说陆毅,他反复问贝儿
《爸爸去哪儿》这档亲子节目在2013年火爆了全国,后面各种模仿都来了,不过我还是最喜欢的亲子节目就是《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火爆,当然就会有第二季,第二季也是有五队家庭组成,吴镇宇与费曼,陆毅和贝尔,黄磊与多多,曹格一家,杨威和羊羊羊。当初最喜欢羊羊羊,杨威没把他交好,胜负欲太强,导致后面被网友骂的很惨,还有多多,黄磊交的太好,也是一种罪,也被骂的很惨,这一季,除了费曼,每个小孩都被骂!相对于第一季,第二季少了一点东西,可能是新鲜感吧
反而,我认为第二季五个老爸差异化很大,与世界相处的方式完全不一样。他们很雷同,只有吴镇宇“立体丰满”的论调,并不是只有吴镇宇真性情,其他老爸都在装,都在演,而在于吴镇宇的特色更为少见,对剪辑师、观众更有新鲜感——何况他还有惊醒鬼神的颜艺呢。其他老爸像背景板,是导演和剪辑师不敏锐,节目组没有做更有深度的亲子节目的野心罢了。
如果把他们各自的特点塑造起来,节目增加横向的比较,纵向的深刻,会更立体、温暖、有启发性。他们不同,生活工作自成一体,从自我性格出发,生活逻辑都能自洽,各有姿彩,我觉得这挺有借鉴思考价值的。按照自我意愿的方式去生活,就是满足的。
吴镇宇的好奇心
看到一个说吴镇宇的段子,说有个小明星找他签名,正在玩手机的他放下手机,认真地对这个小明星说:“为什么找我签名?找我签名有什么意义呢?”这个小明星遂觉得吴镇宇“太傲了”。了解他的粉丝评论,“恩,吴镇宇真的只想知道签名的意义。”
对于不了解的事情,吴镇宇会发问,会思考。
节目里面,说起喜欢做什么菜
之前预告里看到新西兰整个环境因为熟悉感挺兴奋,既然是国外站,又是魔戒的拍摄地,期待设置一些与之前不同的环节,好好利用一下这一站的背景。
看了正片以后,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你们就是搞了签证出去换个地方吃吃吃吗……
好浪费的感觉啊,在哪儿不能吃啊。
尤其是最后一期,开始的几十分钟就吃了三顿饭,还有吃夜宵什么的……
又不是舌尖上的中国=_=
看得到又吃不到……
饿的时候不想看他们吃饭,饱的时候也不想看他们吃饭。
展现爸爸们和嘉宾们的做饭魅力?
……该喜欢他们的人还是喜欢,不喜欢他们的人,发现他们再会做饭也不会改变看法好么。
哪怕你们就拍拍小孩一起玩,大人小孩一起玩什么的也好啊。
像之前打铁花之类的那种活动不就很好吗,看着视觉效果也漂亮,又有意思,看他们开心,我们也开心。
有些东西,镜头里的人不开心,看的人也不开心,这对于一个综艺节目来说有什么意义……生活本来就够累的了,谁愿意在工作学习的心累之余,看个节目还心累。
煽情也有点多……
实在是不太理解贯穿全季的对吃和对让孩子出去买东西找食材的执念。
不觉得这个节目把单纯的孩子变得复杂了吗,媒体总是大吹大捧明星之子,他们得到这一切,什么都没有付出,只是像作秀一样完成一个节目,或许大部分情况下他们在镜头下是没有过多掩饰的,但是试想,我们去过多的关注他们,不仅仅是看完一个节目,而是想刨根问底,好奇,总是好奇,他们的妈妈,家庭,在微博上关注他们,我觉得是在激发他们的虚荣心,你怎么知道会不会有一天,他们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公主王子而目中无人,综艺节目本身是好的,这的确让我们放松,但是从小在镜头下长大,万众瞩目的孩子,我不觉得他一定有一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未来。
费曼去捡牙膏牙刷的时候,说不要拍。然后吴镇宇用衣服帮他挡住,看到了吴爸爸的良苦用心,既没有为难工作人员让他不要拍,又维护了孩子的自尊心。我觉得真的还挺用心的。对费曼这么严厉,应该也是为了让他早点成长。可能意识到自己的年龄比较大,不能像其他爸爸陪伴儿子,教他成长,去承担啊。其实还挺伤感的。但是还是能从各种细节看出镇宇大哥很疼爱费曼的。
爸爸去哪儿 第二季:高水准的家庭片 美国,YouTube电视,收效
转载请注明网址: https://www.manfw.com/voddetail/26024.html